第(1/3)页 这话如同一声炸雷,在许多人耳边响起,让一些老工人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,脸上露出不服和困惑。 人群开始躁动起来,有人摇头,有人不解,更多的人露出了迷茫的表情。显然法人主体、企业实体这样的词汇对于大多数下岗工人来说过于专业和抽象。 “什么法人不法人的,说那么复杂干什么?”一个中年妇女不耐烦地嚷道,“我就问一句话,厂子还在不在这里?我们是不是在这里干过活?” “就是!绕那么多弯子做什么!”旁边有人附和。 陈阳点了点头,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反应。他知道,如果继续用专业术语,只会把这些朴实的工人推得更远。他需要用更直白、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释。 陈阳根本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,语速加快,声音清晰而冷硬:“你们记忆里的那个老厂子,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,只能存在你们心里,因为它已经黄了!!” “黄了”两个字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心头。这是最直白,也是最残酷的表述方式。没有任何修饰,没有任何委婉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。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更加激烈的骚动。有人愤怒地喊道:“胡说八道!厂子好好的在这里,怎么就黄了?” 有人则开始摇摆不定:“可是确实好久没开工了...” “工资也确实发不出来了...” “黄了就黄了,现在不是又重新开了吗?”一个声音从人群后面传来,“我们这些老员工总该有个优先权吧?” 陈阳冷笑一声,这正是他等待的时机。 说着,陈阳扫了一眼闹事的众人,“至于因为什么黄的,我想各位比我心里还清楚吧?” 这一问,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。不少人开始避开陈阳的目光,有的低下头,有的看向别处,还有的开始在人群中往后挤。显然,这个问题触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不愿意面对的真相。 “是因为市场不景气!”有人硬着头皮反驳道。 “是因为上级政策变了!”另一个声音响起。 “是因为有人搞鬼,故意整垮我们厂!”更激进的声音开始出现。 陈阳静静地听着这些声音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等到声音渐渐减弱,他才缓缓开口。 “市场不景气?”他反问道,“那为什么同一个市场里,有的厂子越做越大,有的厂子却要关门?” “政策变了?”他继续追问,“那为什么同样的政策环境下,有的企业能够转型升级,有的企业却只能破产清算?” 每一个反问都像一根针,精准地扎在痛处。人群开始安静下来,一些人脸上露出了思考的表情,更多的人则显得局促不安。 “至于有人搞鬼...”陈阳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嘲讽,“如果真的有人想搞垮你们厂,他们需要做什么?让你们的设备老化不更新?让你们的技术跟不上时代?让你们的管理一塌糊涂?让你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?” 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人群中每一张脸。 第(1/3)页